打造網路口碑起手式應該要怎麼做?
買讚買粉絲數還有效嗎?
新手粉絲頁上路,高粉絲人數有什麼幫助?
臉書粉絲專頁一直是社群經營重點項目,「按讚數」「粉絲數」一直是多數人評估經營成效與人氣的標準與第一印象;而新手電商經營者,在銷售上屢屢碰壁,是投放廣告出了問題,還是客戶對你的粉絲專頁沒有信心呢?
舉個例子來說,對一些消費者來說,「讚」比較多的店家也許比較有可信度;或是「粉絲」越多的餐廳感覺就比較不容易踩到地雷。
「買讚」、「買追隨者」是一個很重要的行銷環節,尤其Facebook、Instagram的經營者要透過絕對安全的方式,持續累積粉絲人數,這樣未來進行行銷的時候,就可以留給訪客最佳的第一印象。
我們從2010年開始,持續關注社群行銷的脈動,一直給予客戶最完整的網路行銷解決方案
當您購買服務後,我們的粉絲大軍就會開始幫您有系統的增加粉絲,增加速度讓你有感,讓你創業初期,或是直播初期快速吸引人氣,打造更傑出的自然流量,提高粉絲的黏著度。
QA問答
Q1:增加讚或粉絲有什麼效益?
A1:您的讚數或粉絲數相當於您的【門面】,是用戶對你得第一印象,我們用舉例的方式說明,假設A服飾店與B服飾店販售商品相同,A店粉絲數1萬,B店粉絲數1千,在消費者心裡觀感上,會對A店產生較高的信任度,進而選擇與A店消費。
Q2:保固是什麼?保固過期後就會掉光嗎?
A2:該類服務均有下降風險存在,下降是隨時可能發生的,因此保固是格外提供的保障,並不代表保固後就會掉光。如同您購買手機保固1年,1年內也是有壞的風險存在,但並不代表1年後就一定會壞。
▓▓▓▓▓▓▓▓ 產品詳細 ▓▓▓▓▓▓▓▓
下單前需知:若有任何問題,請先詢問LINE客服
專頁粉說明:
◾不需設定廣告主,只要提供【FB粉絲專頁網址】或【IG主頁網址】就可以添加。
◾粉絲專頁與IG【讚和追蹤】同時提升。
◾業界最穩,業界最便宜,相同品質卻比業界最低價。
RR115VRV155ERV |
衝fb社團成員人數,提供全方位按讚衝粉絲網路行銷服務
注重內容優化。 增加IG個人追蹤數
粉絲為什麼會選擇關注你的帳號,也是因為你所寫的內容對他而言有一定幫助,如果你寫的文章大部分都是陳舊的內容, 買單次直播人數又或者是觀點根本不吸引人,相信粉絲也不願意持續的關注,除此之外一定要瞭解粉絲到底喜歡看什麼,什麼樣的內容才能夠抓住眼球,另外也一定要特別注重於主題和內容的符合,否則粉絲就會感覺自己完全被戲耍一般
保持和粉絲互動 買臉書貼文/圖片/影片/讚/表情讚
。其實如果能夠和粉絲互動,那麼這就是拉近距離的一種方式,所以粉絲的消息必定要及時的回復,除了需要回復資訊之外,也可以通過遊戲獎勵的方式讓粉絲全部參與到其中,能夠有效增加粉絲的活躍度。
舉行投票活動。 買臉書五星/推薦好評
在做自媒體時,其實也可以選擇一些帶有爭議性的話題,然後讓讀者進行投票,完事之後也可以按照這些投票的資料來做出分析,其實這一種投票的行為對於文章的閱讀量而言沒有任何的幫助,但是卻能夠快速的吸引用戶的參與。
借助節日祝福 包月直播人數
其實我們也可以借助於節日的祝福來引發大家的關注,比如馬上就要迎來雙11,那麼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分享,是否準備在雙11中買買買又或者有什麼樣的看法,在文章的最後也可以反問一下讀者,其實這就能夠引發讀者的回答。
尋找有話題性的文章。 買臉書社團成員人數
其實在寫一篇自我媒體的時候,往往都需要找一些熱門的新聞,如此才會有更多的收益,因為一些熱門的新聞往往都會和觀點有聯繫, 衝IG影片瀏覽量那麼自媒體人首先就應該把自己的觀點闡述出來,如此就可以吸引其他人來評論,這就能夠有效提升粉絲的人數,當然如果你在尋找到話題性文章之後,根本不知道如何寫文章,不如考慮一下小發貓偽原創,你會發現寫一篇文章的速度更加的快。 增加臉書五星/推薦好評
沒有自制力,有什么資格談努力? 文/安喬 「01」 在周魚的微博上看到他的一段話“你可以追劇追一晚,只要你可以按時交上論文。你可以有豐富的夜生活,只要第二天你還能精神飽滿的做好本職工作。放縱究竟是不是錯,取決于你能不能為你的放縱負責。還是那句話,沒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談人生。” 簡直一語戳中,微博底下留言的人,無一不在哀嚎:膝蓋中箭。 自制力并不是什么新鮮詞,說白了就是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動和情緒,集中注意力去達成自己原本的目標,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。 可是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真是太難了。 對大多數人來說,論文通常都是在deadline來臨時,才匆匆忙忙拼湊完成的,而在這之前,是逍遙地看劇打游戲,約會逛街;工作也是,今天做不完那就明天再做咯,反正工作永遠也做不完,但聊天八卦要跟上、剁手購物不能錯過秒殺,就連無效的朋友聚餐打著“社交”的旗號也不能不去…… 每天沖擊我們的信息太多,要做的事情也太多,我們的時間也被分割成碎片,然后被雞零狗碎所侵占,自制力一點一點喪失。 我們每天好像做了很多事,但為什么最后又好像什么都沒做?每天好像忙得團團轉,焦頭爛額,但為什么最后還是顧此失彼?我們立下一堆目標和計劃,最后一個也沒完成,我們急吼吼地說要多么努力,我們甚至還曾以為自己很努力,原來不過就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,最后的結果是,想要做的事,和本應該完成的事,都沒有完成。 喪失自制力的后果是讓我們對自己憤怒和質疑:我們有什么資格談努力? 「02」 我一個朋友,她的出版資格考試報了三回,可一次也沒去,是的,她連考場都沒進。 最后她生生從考初級熬到了可以考中級資格(畢業五年可以直接考中級),她無所謂地說:“哎呀,大不了我直接考中級不就得了。” 其實在我看來,她這話無異于自欺欺人,沒有個三五年,她中級一樣考不下來。 還記得我們一起報名考初級的情景。 她特別豪言壯語地立下學習目標,用多長時間復習《著作權法》,用多長時間學習出版實操知識點……時間規劃得特別詳細,如實按照這個計劃來,備考的時間完全充足,甚至還可以在一輪復習完了后,再進行重點知識二輪復習。 但我們相約一起復習的第一個周末她就缺席了。原因是,她們公司不久后要組織去某著名山莊泡溫泉,開季度總結會,她想買一套新的泳衣,順便去商場逛街,趁著打折買買換季的新衣服。 她打電話邀我作陪,“喬喬,這個禮拜你陪我逛街,下個禮拜我們再開始學習好不好?” 我回她一個微信:“你這個行為就像口口聲聲喊著要減肥,卻大吃大喝一頓,還美其名曰‘沒有吃飽怎么有力氣減肥呢’?” 讓我意外,其實也意料之中的是,第二個周末,第三個周末,她總是有事,最后我只好獨自一個人把最初定下的學習計劃執行下去。 起初,她還有些負罪感,但次數多了也就輕易地,自我放縱了。 時間好像還有很多,所以眼前的誘惑,相比很久以后的考試來說,總是更有吸引力一些,也更重要一些。甚至,還會偶爾勸誡自己“人生苦短,不如快活”。 到最后,臨到考前一個月,她才開始急了,臨時抱佛腳各種狂背,可是那些法律條款和實操的內容,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背下來的。壓力太大,她一焦慮,效率低下,就又沒有學習的動力了。最后索性連考場也沒去。 是的,自制力差的人,永遠都有最后一道護身符:大不了重頭再來咯。 第二年,她一個人報考,考前依舊信誓旦旦:“去年沒完成的計劃,今年誓死也要完成。” 然而,第二年依舊,乃至第三年。 沒有自制力的人,往往容易拖延癥爆發,總是覺得時間還有,偶爾開個小差做點別的并不影響大局,直到deadline逼近時才亂了陣腳,才意識到自己過高地估計了自己hold住場面的能力。 其實我們沒有完成的那些事,并不如我們放棄的那么輕松,它們在我們看來其實很重要,沒寫完的論文,沒做完的工作,沒有看完的書,沒有認真聽的報告,沒有背的單詞,而我們在開小差的時候,也并不是心無旁騖地快樂,心好像被懸著,我們真的有負罪感,沒法好好地玩耍。 「03」 真正地有自制力,是一種怎樣的體驗? 學生時期,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學霸,他好像從來不用做作業,上課也不是埋頭苦做筆記,下了課更不會呆在座位上,他們可以跟學渣一起聊熱門的電視劇,討論流行的八卦,他們……好像真的沒有認真地學習,但我們永遠不知道的是:他們在家專注地寫作業和復習,一個小時的學習效率頂別人兩三個小時。自制力強,所以效率高;自制力強,所以學得快,玩兒得也嗨。 畢業后,職場上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同事,他們好像上班也跟你一起聊天八卦,也偶爾偷偷淘寶刷微博,做PPT的時候也一樣抱怨,趕不出方案時也一樣抓狂,可是,和你不同的是,在最后他們好像總是被上天眷顧了一樣,ppt做得比你好看,方案創意比你厲害,銷售單子拿的比你多……你氣不過,暗自嘟囔“他憑什么?” 是啊,你刷微博是在看娛樂八卦和搞笑圖片,別人是在找創意靈感;你抱怨這不行那不行的時候是在發脾氣,別人卻是在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;你跟別人閑聊是真的在撩騷,而別人是通過聊天找到對方的銷售需求…… 自制力強的人,永遠分得清楚主次,拎得清什么是本職,什么是玩樂。Deadline在沒有自制力的人那里,是壓力;在有自制力的人那里,是動力。這就是本質的區別。 「04」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: 家里書架上都擺滿了你想看的書,可是一兩個月前,你興沖沖翻開的那本,現在還是停留在最初的幾頁; 你下載了背英語單詞的App扇貝,你原本是躊躇滿志地制訂了背考研單詞的計劃,一天背100個單詞,幾十天就搞定,可是單詞你背了又忘,忘了又背,中間斷了N天。 你辦了健身卡說是要去學游泳,可是別人的健身卡都要續費了,你的健身卡套餐卻是在不用就要過期了…… 為什么開始的開始,我們本來是興沖沖要去做的事,到后來總是不了了之地爛尾? 或許,我們缺乏自制力的原因之一就是,其實你內心深處,就是不在意,不那么想做,所以才會動力缺缺,一直拖延,一旦有什么別的事情干擾,你的專注力就無法維持。 而什么是努力?吃喝玩樂睡,用不著努力,這些事是本能,是消遣。 稱得上努力的事,都是反本能反人性的:為了完成一個課題,你會起早貪黑;為了做那份你最想做的工作,上下班路上四五個小時你也無所謂;為了看完你想看的書,你會放棄參加無效的社交聚會…… 亦舒曾說過,愛得不夠,才借口多多。簡直真理,套用過來,你不想做一件事,才會給自己找這樣那樣的理由。 所以,當我們在談努力的時候,請捫心自問一下,你到底有多想做那件事?到底有多想成功?為了做成那件事,你到底能做到怎樣的付出和拼命? 因為沒有自制力的人是沒有資格談努力的。 —THE END— 你有什么資格不努力 比你努力的人那么多,你有什么資格抱怨? 沒有功勞,就沒資格談苦勞分頁:123
聞一多:死水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,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。 不如多仍些破銅爛鐵,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。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, 鐵罐上繡出幾瓣桃花。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, 霉菌給他蒸出云霞。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,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;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,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。 那么一溝絕望的死水, 也就跨得上幾分鮮明。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, 又算死水叫出(www.lz13.cn)了歌聲。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,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,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, 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。 一九二五年四月 聞一多作品_聞一多散文詩歌集 聞一多:最后一次講演 聞一多的詩分頁:123
羅蘭:電視家庭 那天晚上到車站送小女兒坐夜車去高雄,車開后,在車站出口處遇到朋友,要我搭他的車子回家。我婉謝了,說: “我要慢慢地回家。” 他笑問我:“為什么要慢慢地回家呢?時間已經不早了。” 經他這一問,我倒想起剛才我在來車站的路上,曾經也和女兒說過這樣的話。我說: “等一下你走了,我就用不著再坐計程車回去。我可以慢慢地回家。” 說這話的時候,我覺得心情頗為輕松。似乎“慢慢地”回家是一件很好的事。 其實,天正下雨,時間已是10點半。“慢慢地回家”聽來確是不很應當。于是,我未及多想地向朋友解釋道:“現在回去也是看電視,不如一個人在外面走走,透一透空氣。” 當時,我只是臨時找了這個理由來婉謝朋友要送我回家的一番好意。但當我獨自走過地下道,撐開傘,慢慢地走著的時候,我發現,這被臨時抓來的理由卻正是我最真誠的理由。 我真的是怕回家看電視。 或許你要問,看不看電視是你自己的事。不想看就不要看,有什么可怕的呢? 事情卻不是這么簡單。 至于為什么不這么簡單,首先你得知道什么叫闔家團聚,什么叫共享天倫。 “闔家團聚”和“共享天倫”是全家聚在一起,有說有笑。而不是各人關在各人的房間里去各自做各自的事。 但是自從有了電視,而電視又是放在起坐間,我們的“闔家團聚”,“共享天倫”就只變成了一種形式——大家坐是坐在一起,但注意力卻都集中在那個熒光幕上。任何人開口講話都得不到熱心的回答(有時根本得不到回答)。如果這話題真正重要而必須回答的話,就可能會在電視播廣告的時候,才如夢初醒地重拾剛才的話題,匆匆地表示一點簡短的意見。如果你還有未盡之意有待表達,而這時電視廣告已畢,正式節目接演,那你最好是知趣的免開尊口,讓自己跟著大家一起看電視。不幸的是,電視節目一個接著一個地演,非到午夜不肯罷休。節目雖非個個精彩,但總有人愛看,而全家中只要有一個人集中注意于電視節目,其他的人就有不開口的義務。在這種情形之下,我反而覺得廣告時間太短,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人們討論任何一個話題。 于是,如果你想要闔家團聚,共享天倫,你就得在電視機前奉陪枯坐,直到電視打烊。但電視打烊已是午夜,大家也已人困馬乏,個個伸著懶腰起來活動筋骨,然后搶著去洗澡間沐浴更衣去了。說來也是,12點了,難道還不該睡?誰也沒有理由拖住別人講話。盡管心里總覺還有許多問題待商,還有許多教誨要提示給孩子。但是,時間確也晚了。有話明天再說吧!明天?明天由于今天晚睡,日上三竿,大家才零零落落地起床,早點與午飯并案辦理,午飯剛剛上桌,電視節目就又在那邊催促了。于是,有人把飯菜撥在一起,端著碗,趕到電視機前就位。好吧!索性把所有的湯湯菜菜都搬到小茶幾上,大家擠在矮矮的沙發里,彎腰曲背地吃,食不知味地吃。你無論做了什么山珍海味,在電視節目轟炸之下,也失去了意義。因此常想,早知如此,每人弄一碗泡飯吃了也一樣。難怪洋人早已創造了電視便餐,真是進步! 于是,這一天的電視生活就又開始。 你說不奉陪吧?自己離座跑到樓上去,心理上卻又覺自己怎么變得如此不合群?難道是由于年紀大了,頭腦頑固?人家愛做的事,你為什么偏偏走開?好,那么奉陪吧!又實在聽膩了“再回頭我也不要你”。而且一天12小時坐在電視機前,真的時常感到“骨頭酸,關節疼”,不由得就變成了“阿利拿命”的主顧。腦子里從此灌滿了“龍角散”與“這個最好”然后帶著一顆凌凌亂亂的心,寂寞地睡去,再沒有機會去找到自己。 有時在外面忙公私各事,忙了半日,興沖沖地回家。才進大門,便已看見客廳沙發上滿座,電視機亮著。這才想起,原來回家也不過如此,心上凍了一半。進了客廳的門,果然,甚少有人踢你歡迎的一瞥。你得側著身子,銜權疾走地通過家人與電視機前的通道,唯恐妨礙他們的收視。自己孤零零地來到后方(飯廳)脫下大衣或雨衣,放下皮包或公事包,蜇回客廳,揀個空位,悄悄入座,加入欣賞圈子。 如果你不加入,而徑自上樓呢?別看你進門時,大家不予理會,但你如一直上了樓,他們卻會在下意識中想: “別是在外頭受了氣吧?” “別是家中誰得罪了她吧?” “唉!她越來越孤僻了!……” 那么,悄悄就座之后呢?你又不知道電視節目的來龍去脈。中途跟著亂看一通,始終不能進入情況。和家人就這么貌合神離的偽裝“聚”在一起,聚到午夜時分,大家起身散場,你也可以理直氣壯地歸寢,也許到了睡夢邊緣,你的心睛才從電視的吵鬧聲中澄清下來,才忽然想起明天的菜單,老大的身體,老二的衣服,老三的功課,及家中其他應興應革的事項。這時,你最好立刻披衣下床,找到有關人士或有關“部門”去交待或著手辦理。因為到了明晨,如是假期,大家必然高臥,如是平時,大家又撐著睡眠不足的倦跟上學或上班去。稍一因循就又是一天、兩天或永遠。 有時電視中的一切隱去,剩下清靜的一片空白,我起身把它關掉,留住家中一二成員,把自己忍了一天,無緣談起的話題提出討論,果然發現他們也正有話要講,于是,我們撐住倦眼,彼此交換一下心里想了很久的話,增加一點相互的了解,傳達一點善意與關心。但這樣就勢必更加透支了睡眠的時間。待談話告一段落,才警覺已是凌晨一點半或兩點。于是憬悟,這種聚談也只能偶一為之,決非長久之計。 久而久之,未免對回家產生了一種恐懼。覺得在路上興沖沖地往回趕的那種心情有點可悲。你決非為了電視才回家。你決非為了讓自己陪孩子們看電視才盼望他們回來,他們也決非為了電視才回來。但結果卻是,大家的心都不由自主地被電視奪去。變成“如果大家聚齊,就都把目光投向電視。等到節目播完,大家也就散了”,誰也不理誰。 有時也趁沒有電視節目的空檔提一提當年農業社會時代的老家,提一提冬天的圍爐取暖,夏天的瓜棚豆架。提一提那時祖孫們在一起閑談,由閑談中所培養的親情,由閑談中所傳遞的文化,和由閑談中所形成的思想或觀念上的接近……但所得反應甚為冷淡。現代人或許不必培養親情,為了將來要創業,要出國,要四海為家,要孤軍奮斗,你似乎越少感情越好。越少感情,將來越能適應。培養親情應改變為培養“無”情。因為無情便無恨,無情才少牽戀,才有益開拓。 現代人不必由閑談中去接受文化,他們有各式各樣的大眾傳播工具隨時在向他們輸送各種形式的文化。思想或觀念的形成不再是一個家庭或一個民族的事,它變成一種全世界互相影響的事。想保有一個家庭的接近已是被判落伍的想法,你無權阻止孩子們看電視,你(www.lz13.cn)自己也不該不看,因為那是一切新消息。新事物的提供者。那是投入這每天變動中的世界的新引線。你長久不看電視,連太空人怎么降回地球都不知道,連少棒小將怎么贏的那最后一仗都不知道,連印度總理甘地夫人什么模樣都不知道,你就無資格做一個“世界人”。 這年頭,你必須做個“世界人”。你不能再只知道自己這個家、這個村、這個鎮。不能再只會講你老家的語言。你從小就知道你可能有機會到外國去。小孩子羨慕少棒隊,大了一點的時候,有青少棒。還有世界青年大會有機會找你去代表。大學畢業之前就得積極地去打聽獎學金,準備考“托福”。不管你愿意不愿意,大家總會問你什么時候“走”?“大家都得走,不走的是沒有辦法的人”。“走”的意思是不再屬于家,不再屬于村,而且不少人會認為你也不再屬于“國”。世界都已包括在電視機中,搬到你的客廳里,人們在電視機中早已熟悉了世界。就難怪無人關心是否闔“家”團聚,無人在意天倫是否有樂。 我不知道我為什么要在意。或許我也不是在意,否則我為什么情愿在10點半以后的夜晚,冒雨獨行在寂靜的路上?我說我逃避的是電視,其實我也許更是逃避那有名無實的團聚和無時間去享受的天倫。我怕一進門時沙發上的滿座,也怕電視熒光幕上閃閃的人影。 我只覺自己是被摒棄于兩個圈子之外。我不屬于電視,也無法屬于天倫。我不屬于過去的瓜棚豆架,也無興趣去做一個“世界人”。 我只得享有這寂寞的片刻,撐著傘,擋住雨,慢慢地,慢慢地走,走著,慢慢地回家。 羅蘭作品_羅蘭散文集 羅蘭:談零食 羅蘭:彩兒分頁:123
買單次直播人數
增加IG洞察報告-貼文觸及(Reach) 衝fb特定留言讚 衝IG洞察報告-貼文珍藏(Savers衝IG洞察報告-貼文珍藏(Savers) 買fb粉絲團總讚數 衝fb特定留言讚 衝fb個人追蹤數 買IG影片瀏覽量 買IG普通台灣粉